浙江音乐学院舞蹈系
“一带一路舞韵相通”国际舞蹈节系列活动
2020年,由于各地疫情的影响,我系“一带一路舞韵相通”中东欧大师工作坊由线下转向线上。以网络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相关项目活动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我们期待在这一特殊时刻持续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同时积极探索网络与舞蹈、网络与教育之间的多种可能性。
舞蹈之源(Roots of Dance)是“一带一路舞韵相通”中东欧大师工作坊的延伸,以网络视频在线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该项目由波兰文化部与浙江音乐学院资助,是卡托维茨音乐舞蹈系与浙江音乐学院舞蹈系的一次深入合作项目,力图通过亚采克·鲁明斯基(Jacek Luminski)教授的舞蹈人类学背景知识以及创建波兰当代舞经验的分享为核心,引导学生借鉴与思考本民族、本地域文化。同时,也是在全球防疫常态化的环境下,探索如何使舞蹈保持开放交流的一次用心尝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我系一共开设了五次线上工作坊课程,通过了解波兰传统音乐的乐器、调式、与传统民间舞蹈之间的配合,启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与舞蹈的思考;通过认识波兰不同族群在不同居住环境下产生的对于肢体形态、乐器选择、舞动环境的文化审美差异,启发学生思考自身传统舞蹈与音乐的联系。亚采克还阐述了波兰当代舞如何在波兰传统音乐中找到民族的特殊性,例如:“玛祖卡”(波兰一种民间舞蹈)在音乐元素的表达形式上有Syncope(切分音)、Tempo rubato(弹性速度)、Apocope(音节的尾音省略)、Polyrhythmic( 复合节奏型)、Cacophony(不协和音)、Irregular music patterns(不规则的音型)等几个方面。
亚采克以传统的波兰民间舞为例,指出传统舞蹈的动作受到人、环境、音乐的影响,他们的动作很有能量,但对于当下的剧场舞蹈来说并不满足,我们需要扩大动作。所以在传统舞蹈动作转化中“相反原则”是非常好用的一项技术,如果我们需要站高,那就可以尝试从蹲开始。
在工作坊中,亚采克给予学生了一些剧场空间概念的引导:当下的剧场已经不再简简单单是一个镜框舞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更复杂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下空间中的一切事物。他还分享了西方是如何看待正空间和负空间(positive and negative spaces)的。
亚采克还引用美国著名舞蹈家Jose·Limon的话来强调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并提出了使传统文化保持良好当代性的途径。“The real contemporary dance comes from local cultural roots”——真正的当代舞来源于本土文化的根源。
Roots of Dance 各国视频汇总
https://www.imit.org.pl/programy/departament-tanca/4542
中国舞191
罗恒
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波兰“舞蹈之源”这个项目里面,我们通过对传统舞蹈状态的探索,把原始的舞蹈动作、音乐节奏进行了切分发展,在保持它原有的动律下,改变舞蹈动作发展的路线、空间、节奏。通过学习,我们对波兰传统舞蹈和音乐有了一些了解。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是完全不同的。通过这次工作坊的学习,我对空间的运用、舞蹈与音乐之间的联系、节奏的变化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使我在编创时对舞蹈动作节奏的变化和空间的转化更加敏感。通过探索本民族的传统舞蹈,从中发现特有的舞蹈动律,改变原本的节奏和动作变化的轨迹,运用整个空间的可能性,使自己的身体去到之前没有到过的空间,让其有了更多空间的对比性。
编导191
曹婷婷
在此次线上进行的波兰项目中,通过了解与学习波兰传统音乐与舞蹈,以及亚采克教授分享的创建波兰当代舞的经验。我认为真正的当代舞是来源于当地文化的,舞蹈与音乐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受当地文化影响,波兰人喜爱旋转,又因在波兰民间音乐中三拍子节奏型占多数,且重音常在第三拍。所以形成的传统舞步也是由自转加入三拍子节奏型发展出来的。在工作坊中,亚采克教授让我们从编创由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原地短句开始,然后依次加上相反原则、正负空间以及从波兰音乐中提取的音乐元素限定构成一个简短的小品。这与我们平时在编创中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又有着一定相似的理念。比如在相反原则中强调的“开始做动作时,要从动作需要表现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开始”,就好似中国古典舞中所强调的“欲左先右”。这段时间的学习交流,我感受到了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下,人们对美学的不同理解与使用,在舞蹈编创中的不同切入点、关注点...受益匪浅!
编导191
赵欣恬
十分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宝贵的机会去体验和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与艺术。在这次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了许多与我们以往的编舞思路与思考逻辑有所差异且新奇的方向,感受到波兰文化中浓厚的艺术占比。在这次宝贵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对音乐、对舞蹈新的体验,但现在没有能力完全消化并使用,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不断往这个方向思考。希望以后会经常有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多去实践学习。
编导191
张海澄
我们总会在共性的基础上达到统一,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实质上都是到达了一种情感的交流,特别当产生民族的共性意识后,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共性中得到特性的绽放。
这次工作坊,我们先是了解波兰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背景,再感受随后产生的民族民间音乐,伴随这样的乐曲,踏起独特的舞步,融入其中。通过感受民族的时代进而感受民族的舞蹈,这一过程让我们不仅学习了舞蹈的动作,更侧重对于动作起因的理解和融入。反观自身,我们对于本民族文化背景等了解不够,只是注重于学习民族舞蹈,这样的舞蹈是没有民族情感的,是感受不到民族情怀的,只能从动作本身的舞蹈带来的特殊语言中感受。回归到动作本身来讲,通过用现代意识的角度看待,其实也就是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协调机制配合”。当然,这仅仅是自己在学习现代舞后,用现代意识眼光感受到的关于肢体语言表达的片面感受。但一说肢体语言表达,我们会想到动作是有情感的传递,就像我们了解到的波兰民族民间舞蹈一样,充满愉悦欢快以及传递各种情绪的表达,这都是源自于不同民族情怀、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正如亚采克所说,“真正的当代舞来源于本土文化的根源”。在这次工作坊中,我又学习到了“剧场空间”的概念,如何将舞蹈在所意识到的空间中充分体现,发挥其表达效果或是增加其特殊性。因为对于我们来讲,总是习惯于注重眼前的一切事物,会忽略掉周围空间以及不在视角内的事物,或是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把“一”看成是数字,有可能它就是一条横线或者减号等。当然,这也得看是特别的需要产生的表达,就像是整体宏观世界,局部微观细节,是相互的,相互存在于当时需要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