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翻开了划时代的篇章。经过风霜雨雪,踏过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走向复兴、走向伟大的新征程。百年芳华、百花齐放,中国的舞蹈在党的怀抱中茁壮成长。筚路蓝缕的先驱们为我们种下“新舞蹈”的种子;新中国的舞蹈奠基者们为我们搭建起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理论、舞蹈教育的完整体系;新时代,我们继续远航,踏浪前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用红色舞蹈作品为党献礼,用身体谱写跨越时代的革命热情与坚定信念!
作为舞蹈系党建品牌活动,我们将陆续推出经典红色舞蹈作品的赏析,在重温红色舞蹈经典的同时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01
【舞蹈简介】
群舞《一条大河》是根据欧阳吉芮编导的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入围作品独舞《一条大河》改编而来,独舞《一条大河》曾荣获得“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
在2020年全球疫情期间,浙音的师生共同利用别样的方式,一种充满意境的,一种表现强烈情感的舞蹈作品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希望祖国渡过难关,繁荣昌盛。作品《一条大河》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定位与建构了以家国情怀为基地,中华文化为内涵的社会框架,将主流价值观进行了推动和升华。舞蹈作品真正的价值是其背后的含义和对时代的推动作用。
02
【作品之华】
简单深刻的身体言说
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展现不仅从“形”的方面进行刻画,更加是从“神”的方面进行塑造与内涵填充。所刻画的舞蹈形象具有极为鲜明的特性,所展现的并非是典型性人物或群体,而是“河流”本身。该作品中舞者为女子形象,挽发髻,借女子们的形象与身段展现“河流”蜿蜒的流向与地理特征,便于观众对其进行区分性理解的同时,不至于将其完全分化,而是依旧能够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对双方进行考察与理解。
其次,对于人物形象的“神”来讲。作品中领舞与群舞两种不同的服饰颜色构成了“河流”与“大地”的逻辑关系,并且在“大河”这一意象的展示中,舞者通过扇子与身体的延伸进行“大河”的比拟,通过三道弯的塑造,调度的变换,舞者身体的旋转,营造出生生不息的流动感,以此为观众传达出“大河”是时光、生命的大河,以及大河与人民是相互孕育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意境。
打破传统解构与重构
该作品在编创的过程中,运用当代的审美观念与舞台表现手法来衡量传统的舞蹈元素,提取了花鼓灯中颇具特色的“颤、颠、抖、梗”四大动作,对传统的舞蹈进行创新性表达。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中,不仅注重对舞蹈动作的提炼,而且注重对其进行多角度诠释,使舞蹈动作在具备情节意识与感情表达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文化属性与思想内涵。
1.“颤”之符号,巧夺天工。尤其是“颤”这一肢体动作,主要用来展现河流的状态。舞者的体态为上身进行缓慢前后倾斜的运动,并且双臂随之做小范围的摆动,整体呈现出“颤”的动作态势,以此展现出流水潺潺、舒缓的河流状态。时而则变得较为激烈,是对湍急河流状态的艺术化呈现,表现为其双臂上举,上身做伸直与弯腰动作,同时重心放置于右腿上,左脚翘起,此时“颤”虽然做直接表现,但是却依旧着眼于细微之处,于手臂和腿部的状态之中。运用不同速度、幅度的“颤”, 向观众在视觉上呈现出“大河”的生命状态,使观众能够在观念上认识到动态大河的形象,树立起大河同样具备情感与生命的拟人化认知。
2.“碎步”潺潺,妙笔生花。贯穿始终的“碎步”,既表现了潺潺河水的奔流,也表现了对“大河”生生不息的内涵,增添旺盛的生命力与激昂的拟人化状态,以使“大河”的内涵得以进一步完整与充实。作品中用“碎步”形成了各种调度,将”大河“视作一种精神的传承,以对其衍生出生生不息的流动感与哲学性特征。其次,除却弧形调度外,作品采用较多的调度为直线调度。直线调度的运用能够充实大河的流动细节,对生命与延续等情感内容进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