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9日,我系邀请到国家级非遗舞蹈传承人汪妙林老师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杭州市舞协主席团成员、拱墅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刘德骏老师莅临我系教授滚灯课程。
余杭滚灯是融技巧、体育于一身的民间舞蹈,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等鲜明特征。其九套二十七个表演动作,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突出的创造力,对探索民间舞蹈的发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余杭民间老艺人汪老先生向同学们展示了余杭民间传统的滚灯表演,讲述了滚灯文化发展历史,还教授了同学们原生态的滚灯技术,例如:举球进场、伴腰下台、伴腰五圈、白鹤生蛋、蜘蛛吐丝、叠罗汉等。
在汪老先生的教导下,同学们自编了传统滚灯的舞蹈组合,学习到了传统的滚灯文化和技术,更感受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气息必将传承下去。
刘德骏老师向同学们传授了“新”滚灯技术。他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滚灯技术和文化,例如:苏秦赛马、苏秦背剑等技术性高的滚灯技术。
此外,刘老师还传授了同学们滚灯的地面技术和连接技术,帮助同学们修改自编的传统滚灯组合,并融入新的技术,使滚灯具有更高的技术性和观赏性。
关于“滚灯”
余杭滚灯属于汉族民间舞蹈,已经有800余年历史。球状的灯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编成。球的中心装一竹编球型小灯,内燃蜡烛,有红、黑之分,红心称“文灯”,黑心称“武灯”;它是一种融体育、舞蹈于一体,集力与美于一身的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深受群众喜爱。
早期的滚灯是用来强生健体的锻炼方式,后续发展成为民间艺术。余杭滚灯做为浙江的代表性民间艺术具有非常之高的学习价值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