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中国 - 中东欧国家
音乐舞蹈季暨学术交流活动
教师简介
毕业于华沙萧邦音乐学院的舞蹈教育系,1991年亚采克鲁明斯基在比托姆创建了波兰首屈一指的现代舞蹈团—西里西亚舞蹈团。在成团十载后,他又远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师从安雅·彼得森·罗伊斯教授学习六年,研究舞蹈人类学。2005年在鲁明斯基的指导下,西里西亚舞蹈剧院联合六所欧洲舞蹈学校建立以列奥纳多·达·芬奇欧盟项目为支持的波兰首个国家认可的舞蹈大学。鲁明斯基拥有 克拉科夫国家戏剧学院的戏剧艺术博士学位;并于2008-2016年担任克拉科夫国家戏 剧艺术学院舞蹈戏剧系主任。亚采克·鲁明斯基,基于其二十多年来对波兰民间传说和波兰犹太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舞蹈技巧。他的表演是日常结构的解构,基础是鲍尔鲍、格罗托夫斯基、萨瓦拉斯的理论和其自己在波兰当代民间 文化的艺术表达领域所做的研究。比如说,他的作品可能会反映出波多贺人(Podhale) 特有的一种空间感,借鉴了他们复杂的音乐节奏和放声歌唱的方式,而这与他们传统上 对自由和独立的独特感受有关。同样,他曾研究犹太民族的歌曲、传说、迷信、习俗、 仪式和注重手掌、盆骨、胸部和脊椎的舞蹈形式,这些都对鲁明斯基的风格和技巧有着 深刻的影响。舞者在空间中浮动,连接内部和外部世界,并通过心理物理工具和心理力 量丰富技术技巧来实现升华,这反映了哈西德派通过舞蹈与上帝对话的传统。鲁明斯基独特的舞蹈理念以其扎根于民间传统的前瞻性创新赢得了国际声誉。
工作坊首先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欧洲的舞蹈,欣赏了一首仿佛自己站在高山上,好似想通过呼喊可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意,女性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歌,这和我们的唱山歌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实这个不仅仅是在中国,早在很早时期的波兰也便存在。随后引出主题,老师通过几个动作,首先告诉我们要学会头部和脊椎要学会延展,从脊椎一直延展到头顶。然后中段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部位,我们在做动作时,要学会想象自己身后是拥有一堵墙,当身体在不断向下弯曲时,也要想着背后有一股力量支撑自己,不可以松掉!在不断运动时,老师也在不断强调眼神。这个时候可以想象自己在舞蹈时是在和他人交谈,可以全神贯注的倾听也可以看一下对方然后再次思考;再或者对你自己而言,你可以在舞动时给自己编一个小故事,这样你的眼神里面便有东西出现。在私下训练时,因为平时训练的缘故使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局限性,不会去尝试一些原本自己身体里没有的东西,例如不那么美的去跳舞。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在为了跳舞而跳舞,姿态表情都及其美丽,但是这并不是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他需要大家拥有更多的内空间,美丽不一定是装扮出来的美丽,而是从心理散发出来的美。这个时候老师说出了一个名词:戏剧性。他说我们在舞蹈时,不要从头到尾都是柔美,软绵绵的,而是需要一定力量的出现,需要身体不同的惯性发生。这便是波兰的舞蹈。其实就是像中国的功夫,需要内核!在做动作时,力量一定是最重要的,无论向上向下,都要很清楚重点在哪里。最后在和音乐时,老师告诉了我们一句话,音乐是有心而发的,是音乐融入你,而不是你去和音乐。在不同空间的移动中,要注意节奏和节拍的本次教学老师着重讲到了呼吸。还是上一堂的动作,面朝后面,向后走,在不断拉扯身体的同时,脖子需要保持放松,不需要僵着,要保持一个可以说话的状态。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快便发现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只是在不断的复制动作,很明显的动作要领都没有做到。同时在节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不断随着音乐跳舞,而没有感觉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这个时候老师便提供了解决办法,让我们站着仔细聆听音乐传达的信息,包括节奏、强弱、附点、情绪、氛围等,由内而外,掌握音乐,学会放松。转换。
这节课的训练重点在头、尾椎、内侧肌。首先一个简单用内侧肌发力的擦地动作,就让大家觉得异常艰难。这个动作的重点其实在于当两条腿往回夹时,不是运用大腿肌肉,而是内侧肌,重心一直要保持在中间。头部和你的腿部随之也形成了一种对抗的力量。同样第一节课所说的头骨和脊椎也要有连接有知觉,全身都得工作,呼吸也不例外,也得在运动时保持匀速呼吸。这个时候,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告诉我们当身体开始运动时,或许就应该要去学会思考内在有什么,也就是内空间的功能。例如一个倒地的动作,当你四肢倒下时,身体里面的血液其实也随之倒下。这一堂课老师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舞蹈是一种表演的艺术,应先进入自己的身体,才可以带给观众。所有组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训练内在的能力。眼睛也是训练的一部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你能够传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媒介。在训练时,首先就是要确保自己能够百分百的进入了状态,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告诉我们,在波兰没有手把手的教学,当老师教授完自己的教学后,是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感知去理解老师的东西,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感知。纯粹只是简单的去复制老师的东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断尝试去做时,属于自己的那套感知能力便会出现。如果只是简单的动态捕捉,那机器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这并不是人的特殊功能。西方有一个西方现象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其实都是一种艺术现象,不是仅仅去追求技术完美性,软开的极限性,而是去发现一种感觉。这个事情并非那么难以做到,其实很简单。舞蹈就是用肢体带来了一种现象,当然这也是舞蹈的魅力。只有舞蹈可以。进行完肢体训练后,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也告诉我们在舞台上如何更好的与观众进行交流。首先你得融入这个舞蹈所表达的场景,通过自己感受到,看到的传递给观众,这样观众便会跟随着你,随之就会发生精神碰撞,与观众进行对话。同样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也和我们探讨关于灵魂这个事情。他说他见过许多没有灵魂的舞者,他希望我们大家有问题可以互相去沟通,而不是选择逃避。每个人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一定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要互相用不同的方式去交流去探讨。
讲座开始,先由文老师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了一下亚切克·鲁明斯基老师的基本背景信息以及他自己以舞蹈人类学为出发点构建的波兰当代舞技术体系,再简单阐述讲座之前的一些准备。
随后根据大一新生以及研究生所提出的问题,老师准备了一部关于舞蹈的作品,用老师的话来说,这部作品很好的解释了大家所提出的问题,从这部作品可以很快的找到答案。例如大家最常提到的现代舞和芭蕾怎样在肢体上更好的融合?西方舞蹈和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相似之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等等问题,这部影片就是为了解释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本部作品的主题就是爱。从头到尾都不难看出演员都在运用到芭蕾的元素,但是仔细观察却又和芭蕾不太一样,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失重,上身全程都在保持松弛的状态,下身保持稳定,动作的质感强而有力!不拖沓。面对动作的收放,舞者是有一定力量的,是自如的,融合的恰到好处。或许通过这个作品,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舞蹈!
接着,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便通过两个方面统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一:关于训练。第一个舞蹈身心学(BMC).身体+心智,其实就是简单来说就是不用通过行动,只是通过类似于冥想的方式,便可以表现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许这有点类似于中国打坐。这种方法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就是治疗。在生活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受到一定的创伤,然后身体便会本能的尽量不去接触和触碰它。但是通过这个舞蹈身心法,便可以去治疗它。第二个作用就是可以让舞者本身去发明去创造,让身体各个部位开始运作运转,可以不断训练变得更加特别。第二个就是费登奎斯方法。费登奎斯方法属于一种肢体重建、身心整合的临床治疗学派,是一种整合自我、身心与人际的方法,透过大脑可塑性开发潜能的方法,藉由动觉、触觉以探索自我、认识自己的有机学习方式。这不是治疗,却产生疗效……第三个就是亚历山大技术。亚历山大技术(Alexander Technique)一种使运动机能和心理机能得以协调和康复的身体训练方法。它是教导你如何养成良好的身体使用方式,并增加大脑以及身体之间的协调性。简单让我们来看一种更为健康的对脖子的按摩方式,只是设法通过身体运动,改变脖子的基本姿态,这样的做法可以消除身体一些不适的症状,还可以对心理进行调节。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首先要保持拥有明确的目的方向,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意识先行。这时老师便举例说明,女性和男性胯是不一样的。女生的胯骨相对较大,男性的胯骨相对较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女生中段没有男生那么有控制力。通过医学研究,如果不好好控制不好好思考,往往会很容易受伤。二:关于身体语言。这个是大家最容易提出也是最好奇的问题。在讲座上有同学提出:如何用身体来表达现在自身的情感?亚切克·鲁明斯基老师便回答,每个人的身体语言都是不同的,通过舞蹈来表达,你们眼睛、脚、手、脖子等等身体各个部位在动时,都是在个性的表达,无法抹杀你的个体独立性,你是你,你生来不同。没有任何的限定,这是属于你自己的表达方式。当然利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情感是一件好事,大多时候如果使用嘴巴来表达情感,是有一定欺诈性的,但是身体它是诚实的,无法骗人。亚切克·鲁明斯基总结了一句话:每个人的缺点或许是每个人最宝贵的地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不同的人来创造,创造出了不同的文明。只有不断传承不断创造,才可以不断前进。
最后老师以一部小影片结束了本次的讲座。
五天的时间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虽然并没有跨进去,但是我真实的看见了!这次工作坊我感受到了肢体与肢体间的连带关系,我们真的需要静下来认识认识身体,而不是屏住呼吸乱作一团。同时观察也是极其重要的,观察到其中的内在联动关系,甚至是呼吸,而不是照猫画虎。也许过几天我就会忘记了这些组合,但这些我所感受到的身体运动,将深深地留在身体中。
非常荣幸可以上亚采克·鲁明斯基老师的大师课,这五天的学习中,从最基础的原地动作练习,再演变成流动性的动作,其实一开始有点get不到点,觉得自己是按照老师讲的那样做的,但随着老师的更深入的讲解,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反而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很难,并不是说动作复杂而难,而是通常找不好发力点。老师和我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去复制他的动作,要感知自己的东西。意识到我们通常习惯性的不去动脑子,会直接复制老师的动作。老师把动作的细节告诉我们,应该用哪个肢体关节做发力点,接下来更多的应该是靠自己感受。在这五天里老师带领我们了解西方的舞蹈教学模式,看西方的一些舞蹈片段、舞蹈影像发现其实西方的舞蹈更加自由!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收获了很多!
通过五天工作坊的学习,我感受到 舞蹈是开放面向所有人的一种身体语言,他无关国界。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创造了不同的文化风格,这次学习,打开了我对国外艺术风格的认知,老师在课堂中引导我们,需要有意识的运用身体,外在的训练重要,内在的平衡训练更重要。在舞蹈学习中不能一味复制,每个人身体语言都是不同的,要学会去感知自我的身体,身体的语言最真实,每人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每人不同的差异才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个性。这次学习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不足,也让我明白拥有关节意识和科学训练身体的重要性,希望能在今后的训练中意识存在的问题,吸收改进。感谢与老师的相遇,老师的教授!期待再一次与老师的见面。
感谢学校给我们宝贵的机会让我们与波兰当代舞大师亚切克.卢明斯基近距离接触 感受不一样的舞蹈方式. 亚切克.卢明斯基老师带给我们的并不是复杂多变的造型与动作,而更多是简单和真实。并不去追求大众眼中的美,只是简单的做个人。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但其不然,在中国这种普遍模式化的教育下,在学生时期就有了不去思考的习惯。因为学生选择舞蹈的原因都并不是出于热爱,在没有热情和积极性的课堂之中老师只能被迫把所教的内容十分机械式的塞进学生的身体里,从而学生欠缺了对外界的观察与感知,泯灭了个体的差异,跳舞的时候并不能做个人,更不能做自己。“舞蹈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这是亚切克.卢明斯基大师在看完我们跳完他的东西后说的第一句话。我们总是会习惯自己的用力方式,把自己放在安全的的空间,而舞蹈本身就是多样的,千篇一律的运动规律并不能展现出舞蹈的魅力,我们的动作缺少力量缺少质感,而这并不只是肌肉素质的问题,而是我们并没有把跳舞和我们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是简单的挥动双手怎么能表现出愤怒,怎么会表现出悲伤,只有心中真的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在肢体上更好的体现。做个人,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异 每个人的跳舞方式都会不同。做个人,是提醒我们舞蹈是从心出发,简单真实。在与大师相处的短短五天里,使我主动去思考 感受内心 感受身体 努力变得更加简单真实。
到底国外的舞蹈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心里得不到解答,毕竟没有亲眼见过,更没有感受过。每次自己也是在网上看着国外舞者的视频,但在自己不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如何用身体的情况下自己始终体会不到其中蕴含的东西也无法理解所表达的东西,一个十分难道的机会就砸到我们这群幸运儿头上。来自波兰的大师Jacek Lumingsiki会给我们来他所创立的舞蹈流派波兰当代舞。怀着无比的期待我们第一次见到了Jacek Lumingsiki老师。在我的映像中每一位老师都是模仿高手而Jacek Lumingsiki老师是一位有活力而又可爱的大师,他会以自己模仿出我们的扭曲的很丑的动作,把他所看到的也让我们所看到,完全不像一个60多岁的人,而且做起动作来甚至比很多都要有活力,不得不钦佩这样一位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一直付出的人。我们很快融入课堂中,而老师带来的东西是我们都无从接触过的,有很好奇,有很新鲜,也有很恍惚,但一切的一切都被这位有一双魔力双眼的老师所消去,我们的英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更需要的我们的东东老师给大家翻译,很多时候,Jacek Lumingsiki老师的魔力双眼一眼都能看出我们的想法,或是不解,或是迷惑,或是认真,更或是你所想表达的他能够从你的眼神里看出来,然后会很有礼貌的给你讲解和示范,要知道这是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所以大家都不想不辜负老师的辛勤,更不愿把这么好的机会浪费。在充满乐趣而又深刻的学习中,我们终于能够明白一些中外舞蹈的差距在什么地方了。波兰当代舞更多的讲的是内在的力量,呼吸融于动作,并不是表面的动作美,更多的是内在美。而在动作的追求中也是要求到极致,与自己的身体形成反抗,表面看着很软,但仔细体会它是蕴藏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在一步一步地学习中慢慢才对其有所领悟。学习中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国外很早的一些作品,当然,很多肯定是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但我更多的是感触,感触国外的舞蹈发展如此的早,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是以前的,甚至有些还无法超越。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正在尽力追赶,我们也有我们独特的东西,只是还需要我们学习其丰富的经验,时代所需和时代所接受的舞蹈。四天的时间转眼就在我们的学习中过去,我们学的不知足,真的很渴望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以后的东西很多就需要依靠我们自我的领悟了。我很舍不得Jacek Lumingsiki老师,很喜欢他的课堂,很想了解更多东西但老师呆在这里的时间始终有限。和老师道别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舍不得,我突然想起他第一节告诉我们的眼睛要能够看到远处的景色,你看到的是什么?亦山?亦树?或那片天,每个人的眼睛所看的到的景色都不一样,而内心里所看到的更不同。或许和Jacek Lumingsiki老师道别是我们的下一课,只是这堂课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如果以后还有机会,Jacek Lumingsiki老师还会来,特别期待他下一节课。也祝愿老师能一直这么充满活力,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