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舞院,绽放华彩
浙音舞者以舞为笔,以韵为墨
在央视屏幕上勾勒出
一幅幅流动的江南画卷
(2024届校友孙靖雯赠学校成立九周年)
织·梦
2022年8月亮相央视《古韵新声》七夕主题节目
丝缕织星河,绘就美好愿景
山水流转,鹊桥相会,一舞梦江南。薄雾漫卷处,舞者扬臂如引丝,回旋似理绪,云肩转腰间,千年蚕事化作漫天星轨。这支脱胎于《白纻舞·在水一方》的作品,将传统纺织技艺融入舞蹈动作,通过舞蹈与现代科技交融的形式,将织女的巧艺与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呈现在诗情画意的山水意境之中。
碇步桥
2023年2月亮相兔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踏水成诗,溯回时光的涟漪
溪石错落,水声潺潺,一群江南女子轻踮脚尖,在碇步桥上摇曳生姿。舞者如画中游,将“人在桥上走,桥在水中映”的诗意凝成永恒。这支作品的前身为《碇步桥水清悠悠》,历经三次升级,从校园舞台跃至央视荧屏,见证了浙音学子从青涩到绽放的蜕变。
太湖美
2023年5月亮相央视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
水韵江南,文化的永恒底色
《太湖美》的渔舟唱晚,以水为魂,舞者如鹭鸟掠过湖面,涟漪荡开千年文脉。水,是江南的特点,亦是浙音舞蹈中流淌不息的血脉。这也是浙音芭蕾首次登上央视舞台。
人在草木间
2023年9月亮相央视《2023太湖美音乐会》
2023年10月亮相央视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
茶韵禅心,一叶一世界的呢喃
舞者以肢体模拟采茶、沏茶的姿态,衣袖翻飞间,仿佛见嫩芽在杯中沉浮,氤氲出山野的清气。茶山叠翠,人舞其中,天地草木皆成诗行,这便是茶与人的对话。
草绿万物生
2023年12月亮相《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
春至江南,破茧成蝶的愿景
春入江南,雪融冰消,花引蝶舞乐逍遥。舞者翩跹若蝶破春茧,云步轻移间,十八段华彩恰似蝶翼上的金粉流转。这部作品改编自舞蹈《十八焕蝶》,源于永康非遗“十八蝴蝶”,以当代审美重构"蝶恋花"的千年意象,彩蝶不囿于时令,总在岁序更迭时,以破茧之姿演绎东方美学的永恒新生。
靖狼烟
2024年8月亮相央视《国家宝藏》第四季
金戈铁马,刚柔并济的史诗
不同于江南的婉约,《靖狼烟》以铿锵之势破空而来。舞者化身古代将士,铠甲映寒光,战鼓震云霄,将历史的烽烟凝练成力与美的交响。这支舞,是浙音对多元题材的驾驭,亦是对民族精神的刚毅礼赞。
幽兰
2025年1月亮相蛇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空谷清音,兰心傲骨的绽放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2025年春晚舞台上,舞者们的指尖轻扬如兰瓣舒展,云肩转腰似风拂幽香,《幽兰》以大写意手法描摹深谷兰花的孤傲与静美。作品改编自舞蹈《蘭叙》,是浙音再次携原创江南意象作品叩响春晚之门,亦是对“大静大美”艺术境界的求索。
光影匠心
2025年4月亮相央视电影频道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
虚实交织,传统与现代的共舞
舞台如宣纸,身影如墨迹,投影技术将书法、水墨与舞蹈交融,勾连起传统美学的筋骨与现代科技的魂魄。这支作品选自舞剧《一扇百年》,是浙音对舞蹈边界的大胆探索,亦是对“匠人精神”的创新诠释。
九年来,我们的舞步从未停歇
从传统到创新
年轻的浙音舞院,以舞蹈为舟
载着江南的山水、人文与哲思
驶向更广阔的舞台
未来,我们将砥砺前行
让世界看见江南舞蹈
END
编辑|何正汉
责编|房吉高
审核|葛德平